當前位置:

【南岳八怪】千里歌舞來朝拜

來源:紅網(wǎng)南岳站 作者:朱正光 康松柏 編輯:彭俊 2013-07-18 15:23:54
—分享—

 

  游覽南岳,??梢娨坏李H為別致的風景:一群群由長者手捧香爐引路、年壯者高擎“南岳進香”大旗開路的進香大軍,從四面八方涌向南岳,他們不分男女老幼,均身著青衣、頭扎紅巾、胸掛香袋、腳打綁腿、手持龍頭拜凳,為頭者領(lǐng)唱《南岳香歌》,眾人和之,其間不斷變換隊形,載歌載舞,步履端莊,穿插回環(huán),蔚為壯觀,人稱南岳進香一大怪——千里歌舞來朝拜。2003年9月,江澤民同志在南岳大廟視察時見此情景,表示了濃厚的興趣,駐足觀望許久,還不時向身邊工作人員詢問這一奇特民俗現(xiàn)象。

  南岳進香概說

  南岳進香,俗稱朝圣,“圣”即南岳衡山之神——司天昭圣帝,傳說中的火神祝融,當?shù)匕傩蘸拖憧头Q之南岳圣帝菩薩。史載“衡俗八月,男女相率朝岳,三五七步,手持香柱,拜于道左。勸孝歌高唱入云,響徹山谷,遠近聞之”。民國期間,每年進香者達數(shù)十上百萬人。到了現(xiàn)在,每年前來南岳旅游和進香的人達300余萬。他們主要來自湖南、湖北、廣東、江西等省各市縣,進香者既有單人,但更多的是集體組織,或一家祖孫三代,或親戚朋友,或同一村莊。而且年年如期,代代相承。

  南岳衡山香客大規(guī)模進香的習俗至今逾千年,最傳統(tǒng)的“鐵桿香客”主要集中在方圓千里的湖南隆回、武岡和江西等地,那里的居民幾乎全部從事農(nóng)業(yè),經(jīng)濟收入望天打卦。每年秋收過后,他們便收拾行裝,扶老攜幼,舉村舉鄉(xiāng)齊齊上路,浩浩蕩蕩奔赴南岳衡山,從山腳到山頂,堅持步行以見其誠,逢廟便拜,連老人家也不例外。是“十里聽得誦經(jīng)聲,千里朝拜在殿堂”的真實寫照。

  為了便于進香,江西萍鄉(xiāng)、湖南岳陽、隆回、邵陽、洞口、瀏陽等地老百姓還自發(fā)成立了民間進香的組織——香會,會員由本村或十里八鄉(xiāng)的善男信女組成,會首又稱香頭,由德高望重、知曉祭禮、善于組織的長者擔任。進香的準備工作十分復雜,包括組織會員、準備祭品、排練朝拜歌舞、聯(lián)系交通、食宿的事物,由于這些工作基本上靠香頭來完成,所以香頭工作很忙,一年基本上有半年以上的時間用于組織燒香,而這些工作完全是義務(wù)的,因此香頭在當?shù)叵碛休^高的威望。

  南岳進香主要有“春香”和“秋香”,“春香”即每年開春以前來岳燒香,祈求風調(diào)雨順,五谷豐登,“秋香”即每年秋收以后來岳還香,感謝上天保佑、財旺人興。舊時進香形式又有“行香”、“拜香”兩種,“行香”就是步行而來步行而走,“拜香”則分為三、五、七步,即有三步一跪、五步一拜的,也有三步一跪、七步一拜的?,F(xiàn)代社會“行香”、“拜香”很少,有只是在南岳上山的途中;還有燒“餓香”、“肉香”的。“餓香”是指從開始到最后結(jié)束,只喝水不吃東西,或吃少量水果;“肉香”是將自己的手臂肌肉割下來一小塊,在廟前香爐里燃燒。當然,后兩種燒香的形式現(xiàn)代社會早已少之又少甚至不存在了。

  南岳進香有一種獨特而常用的焚化品——香包,它是由祭祀演化而來的一種民俗,即把敬奉給廟宇佛像、菩薩、神仙等敬燒的紙錢分別制作成不同的香包,香包內(nèi)有紙錢、檀香等,上面分別標有佛像、菩薩、神仙的名稱以及敬供者自己填寫的姓名、籍貫、祈求保佑的事項和時間等,他們認為,這般進香便于神靈查收,有求必應(yīng)。

 

 

{Ky:PAGE}

 

 

  進香的儀規(guī)

  進香者有固定的服飾裝束和“進香袋”。香客清一色頭扎紅巾,身穿青衣,衣服的邊緣用紅色,表示父母有一個或兩個都去世了。他們胸前戴一個紅肚兜香袋,上面繡有“南岳進香”或“回光返照”字樣。在進香的路上,人人手持一柱香,一二人領(lǐng)唱《南岳香歌》,眾人和之,或跪或拜,先到大廟正殿朝拜后,再去別的寺廟或祝融峰頂繼續(xù)進香。在這個過程中,又有許多的儀規(guī),千百年來,經(jīng)過不斷完善,形成了進香朝拜十規(guī):

  一、凡早晨備辦香茶黃裱專心請圣,晚上沐身之后,虔誠焚香請圣,凡早飯、午餐一一請圣供飯,以昭虔誠。

  二、凡在各廟殿,大眾一致虔誠敬香,不可散漫。

  三、凡在路上,五體投誠,不要嘻言笑語、口是心非、高聲大叫、三心二意,以昭神怒。

  四、凡在一路之上,發(fā)圣號者,字句要誦明白,不要信口呼叫。

  五、凡在正殿祝融峰進香者,先進公香起,再進私人之香,然后進故香,之后再進保香及已良之香,大家要禮恭必敬、昭以虔誠,不得爭先恐后,進好香之后,發(fā)心起程,燒好謝香,然后一路回程同行。

  六、凡在途中大小便之時,首先要把香凳、香抱肚、香盒、香筒放在潔凈之處,大小便之后要洗手凈穢,才能捧香凳前行,不要隨便,以召神怒。

  七、凡有字名錯誤請問同伴人等。途中香凳、香袋要放在潔凈之處,切勿任意亂放,褻瀆神圣。

  八、凡唱香歌之時,上下唱句要誦明白。

  九、凡落店之時,大眾不要嘻言笑語,口是心非,見青年之幼婦,必要禮恭達之,切勿起淫心慎之。

  十、凡在途中,所遇紅妝素女,切忌不正之事不亂為,以昭護法之神怒,每日路途之中有監(jiān)察神明。

  這十條儀規(guī)將朝香者從家中準備朝香,以及途中和到達南岳進香的紀律、禮儀一一作了規(guī)定。

  極為有意思的是,這十條儀規(guī)與道教和佛教的禮拜上香方法有所不同,而這些儀規(guī)又被香客用來朝神拜佛。這是因為南岳的香客既不是典型的佛教徒,也不是完全的道教徒,在他們心中,誰保佑他們就朝拜誰,所以他們往往是拜了佛教的廟,又敬道教的神。唐代著名宰相李泌就是這一典型的代表,他在南岳先學道后學佛,將儒、釋、道三家思想融為一身,歷盡心血寫出了著名的《明心論》,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極為重要的理論基礎(chǔ)。香客們的這種行為反映了南岳文化的包容性。

 

 

{Ky:PAGE}

 

 

  話說《南岳香歌》

  大家知道,為了表示對菩薩的虔誠,進香都要朝拜,而南岳進香除此之外還要唱歌,為的是心思專一,不含雜念,他們唱的歌則是千百年來經(jīng)過不斷修改、完善的《南岳香歌》。

  《南岳香歌》的內(nèi)容很豐富,分為起程、途中、朝香、返程四個階段。每個階段又有不同的香歌,如起程就有《拜時起程經(jīng)》、《請包頭》、《拜三師》、《拜天地經(jīng)》、《拜祖先》、《拜謝床公床母》、《拜謝母親經(jīng)》、《拜謝父親經(jīng)》、《拜合家》等;途中有《拜一方經(jīng)》、《九洲詞》、《報信香》、《請圣帝》、《早夜安圣歌》、《新十拜》等;進香過程有《過橋誥》、《拜井泉》、《觀音誥》、《拜關(guān)圣帝君》、《拜四官》、《上峰誥》……;返程中有《謝恩辭圣歌》、《回香誥》、《下船過河誥》、《上岸謝船》、《謝茶》、《謝飯》……,進香歌為七字一句,帶有濃厚地方傳統(tǒng)色彩,字里行間充滿對父母養(yǎng)育、神靈庇佑的感激,提倡孝道、善行、友愛、慈悲,祈求國泰民安、家運昌隆。《南岳香歌》的版本很多,有手抄本,有印刷冊;有全本裝,有分冊裝的,但內(nèi)容大致相同?,F(xiàn)摘錄幾段:

  《請包頭》

  雙膝跪在娘面前,懇請我母賞包巾,

  包巾雖屬絲蠶吐,實屬母親頭上珍,

  得受包頭興興拜,興興四拜謝雙親。

  《拜辭妯娌》

  妯娌均是同有緣,今世你我共家門,

  兄弟發(fā)心去朝岳,家中靠你孝雙親,

  莫學你刁與我傲,一家和氣萬事興。

  《謝飯》

  吃你飯來謝你恩,五谷豐登養(yǎng)萬民,

  農(nóng)夫四季多辛苦,定要當官愛黎民,

  飯的美名號玉粒,多勞店主費辛勤,

  煩擾雖是投一宿,到底還是操了心,

  縱然有錢來相取,一宿兩餐要用神,

  我在此處拜謝你,愿你百福并臻榮。

  南岳進香大軍除了唱歌之外,還要跳“集體舞”,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恐怕都是沒有的,他們舞步整齊,隊列變換,邊舞邊歌,甚是熱烈壯觀,顯然經(jīng)過精心排練,至于為何要統(tǒng)一“跳舞”?大概與“唱歌”無異:一方面對菩薩表示虔誠,以期有求必應(yīng);另一方面便于貫注精神,所謂“心誠則靈”。

來源:紅網(wǎng)南岳站

作者:朱正光 康松柏

編輯:彭俊

本文鏈接:http://9idoy0.cn/content/2013/07/08/7045007.html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南岳新聞網(wǎng)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