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

【歷代名道】陳興明與南岳衡山

作者:rednet 編輯:彭俊 2013-08-20 17:03:34
—分享—

  陳興明,是河南穎川(今許昌市)人,晉代道士,為南岳道家九真之一。陳興明少年時代就棄家學(xué)道,歷游天下名山,尋訪仙真,于晉泰始兩年(226)到南岳,登游天柱峰。天柱峰是南岳五峰之—,峰高海拔1061米,全山花崗巖構(gòu)成。那時的天柱峰,榛莽叢集,亂石堆疊,削壁懸?guī)r,非常險峻。詩人李白曾有“回飚吹散五峰雪,往往飛花落洞庭”之句, 可見五峰的險與高。陳興明勉力攀登,到了峰頂,忽然碰到兩位年輕人,約莫十八九歲,但目光如電,而又神態(tài)蕭灑,羽衣星冠,備極華麗。陳興明心想兩人大約不平常,于是向兩人頂禮問訊,兩人見興明態(tài)度虔敬,心頗高興,便教陳興明修煉道家“明鏡之道”并諄諄告訴他以修道的要領(lǐng)。第一是要精專,不能中道而廢。兩少年說“不至勤久,何得擢形云天,飛沖霄漢。”第二是要深悉先苦后樂的道理,方能信心百倍,堅持修煉。他倆說“前苦后樂者,苦則有極,樂則無窮。林谷幽棲,禽獸為侶,饑渴必至;寒暑辛勤,割世離榮,辭親舍愛,可謂苦矣。壽同天地,變化無窮,策空乘虛,坐生羽翼,可謂樂矣。得不勉于修勵乎?”陳興明聽了這番苦樂觀的道理,深有所悟,因而勵修“明鏡之道”。所謂明鏡之道,大約即道家所謂性命兼修,使一心如鏡,能洞見千里,和今天某些氣功人師們宣揚的所謂“天眼通”“心靈感應(yīng)”之類,以及“靈寶通智能功”的什么修持中可見兒童時情景等等,應(yīng)該有些相似。它們同樣要求靜坐冥思,明心見性。陳興叫苦修明鏡之道達(dá)十八年,晉太康元年(280)三月一日逝世于元陽宮,據(jù)《總勝集》載,他逝世那天,“煙霞繞室,仙樂騰宮”“山下居人,競往觀之,惟有空室,至于雞犬,悉皆騰舉。”宋徽宗這位篤信道教的道君皇帝,于宋和元年(1118)追賜陳興明為致虛守靜真人。

 

 

  延伸閱讀:

  【南岳名道】張道陵與南岳衡山

  【南岳名道】鐵腳道人與南岳衡山

  【南岳名道】王谷神與南岳衡山

  【南岳名道】魏夫人與南岳衡山

作者:rednet

編輯:彭俊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南岳新聞網(wǎng)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