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

【驢友游記】南岳光明村探幽

來源:衡陽晚報 作者:文/小卒雁語 圖/周雪徠 編輯:彭俊 2012-08-05 17:25:43
—分享—

  

{Ky:PAGE}

 

  

 

  

{Ky:PAGE}

 

  

 

  在城市的“水泥叢林”住久了的人們,常會這樣的夢想——那就是在一個僻靜、山清水秀的地方,構筑出一個自己擁有的世外桃源……

  在我的朋友中,有兩位網名叫“武宮英樹”和“壯丁”的人,就在南岳區(qū)光明村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。

  這里地處南岳鎮(zhèn)西北方,雷缽嶺(石稟峰)西南面山下,地理位置雖然比較偏僻,但鄉(xiāng)級水泥公路可以直通到此。屋后是一片青翠的竹林,屋前是一條清澈的小溪,名叫“曠家溪”。

  南岳文化真是一部厚厚的大書,只要你翻開史籍,你就會發(fā)現:在這個偏僻的小村里、這普通的小溪旁,卻也蘊藏著厚重的人文歷史,這里曾經是南岳道教的發(fā)源地,據《南岳總勝集敘》記載:來南岳最早的道士——施存(?~300年),號“胡浮先生”。據說:施存他師從于黃盧子,得到了《三皇內文》,學會了驅策虎豹之術。他來到南岳后,就在這溪邊的“洞門觀石室”修道,他經常跨白豹外出,“愛慕者罕得親近”。晉水康元年施存“乘豹升天”。北宋時,宋徽宗賜號施存為“沖和見素真人”。

  施存之后,這里一直被道家視為“圣地”,有許多的道人都在這里修煉。這里曾有著名道觀玉清觀、陳真人煉丹臺、鬼栽石、雷泓風穴、誦經壇、浴丹泉、太清觀、洞陽宮、太初觀……

  這農宅的右邊有一株漂亮的松樹,松樹下就是一瀑布,由于施存曾在此修煉,因而得名“豹潭”……

  據說:初唐道士、道教北帝派的開創(chuàng)人鄧紫陽,名思權,亦名思璞。臨川南城縣(今屬江西)人。也曾在此“憩于溪壑之間,誦天蓬咒不輟。”

  這里還是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南岳的隱居之地,他在這里留下了親筆書寫石刻“詠幾”二字……

  這條溪上一共有三個瀑布,它們相隔大約只有2公里,這里奇峰峭壁、溪澗瀑布、山林野景、田園村舍組成了美妙的自然景觀,是徒步山野觀賞風景的好地方

來源:衡陽晚報

作者:文/小卒雁語 圖/周雪徠

編輯:彭俊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南岳新聞網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