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

【家有書香】譚岳生訪談錄:不悔的漫漫人生路

作者:rednet 編輯:彭俊 2012-05-27 20:08:21
—分享—

  采訪者語錄:

  ●說實(shí)在的,我愛南岳。我在南岳受益匪淺,我的晚年沒有白過日子,沒有浪費(fèi)。我非常高興在南岳住了20多年,第一,了解了南岳;第二,在南岳讀了書;第三,在南岳做了一些值得安慰自己的事情。

  或許是譚岳生的名字,就注定了他與南岳的不解之緣,有人評價過他是為南岳文化做出貢獻(xiàn)的第一人。曾任南岳區(qū)委第一任區(qū)委書記的譚岳生,談起這段經(jīng)歷,他少有“憶往昔崢嶸歲月稠”的感慨,雖然他的老同事對于他在體制改革時每天上山“三件寶”——草帽、袋子和柴刀的記憶仍然猶歷歷在目,但在我們面前,在他眼里,譚岳生更愿意講南岳的文化,因?yàn)樗f,南岳是一本參讀不透的書,一首吟誦無盡的詩,去做南岳文化,讓他感覺特別有味道,有感情。

  1986年,譚老從衡陽市政協(xié)退休了。退休之時就有人問他干什么去,譚老說,我要回南岳寫文章去。就這樣,他又回到了南岳,退休后的20多年,就是他深層次認(rèn)識和研究南岳文化的20多年。他深深扎根于南岳文化的沃土之中,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南岳文化的精髓,幾十年如一日,用勤奮和汗水不遺余力地為南岳文化添磚加瓦。一分春華,一份秋實(shí)。他先后出任了《南岳志》的總篡,編篡了《南岳古今詩詞文化集成》,組織出版了二十一本南岳旅游叢書,編篡了《南岳民間三套集成》叢書,系統(tǒng)整理了40余萬字的佛教資料,為南岳博物館收集珍貴字畫、組建了南岳詩社等等。這些工作譚老記得清清楚楚,說起來也是娓娓而談,但他記不清楚也不愿意提及的是,他究竟為此付出了多少艱辛和汗水:出任《南岳志》總篡,十年磨一劍,從1986年始他著手準(zhǔn)備到1996年正式出版時,他已經(jīng)70多歲了;編篡《南岳古今詩詞文化集成》歷時5年,共收錄了歷朝歷代對南岳的詩詞歌賦、碑文、石刻等共8000余首,字?jǐn)?shù)達(dá)170萬字,僅重量,就有6斤4兩。組織出版了二十一本南岳旅游叢書,他親手撰稿其中三本,細(xì)致的修改的有14本;當(dāng)年他得知包括彭玉麟畫的一堂四幅紅梅在內(nèi)的一批珍貴文物流落在沙泉民間時,他好幾天沒睡著覺,翻山越嶺幾顧茅廬,連大過年他還在那位老師家里,這才說服了那位老師心甘情愿把這些珍貴字畫交給了國家,藏在南岳博物院館。南岳詩書畫社當(dāng)時與岳麓、洞庭三大詩社全國聞名,而南岳詩社其影響之大,更為三大詩社之首,南岳詩書畫社在長沙、廣州等地開過多場書畫展覽會, 通過文化把南岳給宣傳出去了;同時,他寫了的南岳第一部電視劇《南岳傳奇》,在當(dāng)時國內(nèi)一場展銷會上,一次就賣出了1800套拷貝,令眾多景區(qū)嘆為觀止。而這些傳奇,以及《南岳志》里第十三章史料秩聞里的那些古老的神話歷史,很多就是他從群眾中談天說地中“撿來的”,所謂撿,就是一個文化人靈感發(fā)現(xiàn)的自覺采風(fēng),從其中感受和體味民間文化的深沉和厚重,汲取民間文化的無窮養(yǎng)份。有人說譚老有文化,才能成為名重三湘的方志學(xué)家。他笑著坦言自己不過讀了幾年小學(xué),其余都是靠后天的勤奮學(xué)習(xí)。說起這些,他率真豁達(dá)的性格、莊諧瀟灑的風(fēng)度頓時顯露無疑。

  在譚岳生的家中,我們看到:書房,客廳、床頭,甚至是餐廳的壁櫥里,全都整整齊齊地放著書,有的書,他還貼了標(biāo)簽,便于找資料時查閱。年逾八十的他,每天仍然堅(jiān)持每天看書寫稿,沒有在意過自己的年齡,也全然不顧自己身體,眼力不好他就用放大鏡,常常是老伴催他了他才歇一歇。有時候會有人就南岳文化的問題來請教他,他也不吝賜教,毫無保留。目前,譚老手頭正在寫的《南岳詩文及其注解》。翻開,全是手寫的鋼筆字。對于這,譚老無怨無悔,他始終覺得旅游離不開靠文化,旅游的深角度就是文化。而他為南岳文化這么多年所做的,也是給南岳菩薩、南岳人民,來岳游客和整個社會作一個交代。

  風(fēng)雨多經(jīng)人不老,關(guān)山初度路猶長。在譚老漫漫的人生風(fēng)雨路上,他對南岳文化理解的深度、所投入生命情感的濃度,和他執(zhí)著于南岳文化的精神值得我們?nèi)ニ伎己蛯W(xué)習(xí),因?yàn)檫@種精神,是一種責(zé)任,一種情懷,一種眼光,還是一種境界……

作者:rednet

編輯:彭俊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南岳新聞網(wǎng)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