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前位置:

【唐朝名游】韓愈與南岳衡山

來源:南岳新聞網(wǎng) 編輯:彭俊 2012-08-05 22:57:51
—分享—

  

韓愈畫像

 

  韓愈,于貞元19年(803),韓愈任監(jiān)察御史時,因關(guān)中大旱,上疏請求減免賦稅,反對宮市,得罪權(quán)貴,被貶為陽山(今廣東省陽山縣)縣令。永貞元年(805),韓愈遇赦離開陽山,在湖南郴州待命三月,至八月始調(diào)任湖北江陵府法曹參軍,他于是訪郴州,經(jīng)耒陽、衡州到南岳一游。

  韓愈游岳之時,恰逢秋雨連綿,巍娥險峻的衡山為陰云霧氣所籠罩,不識衡山真面目。于是他向衡岳神祈禱晴朗的天色,希望感通神明,使愿望得以現(xiàn)實。恰逢云開霧散,天朗氣清;衡岳諸峰,突兀高聳,直插碧空,他遂以為是自己精誠所感,后人亦附會稱為“韓愈開云”。他在《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》這首紀游詩中對他此種心情與岳廟景物作了生動、形象的描述,詩中有句云:“噴云泄霧藏半腹,雖有絕頂誰能窮?我來正逢秋雨節(jié),陰氣晦昧無清風(fēng)。潛心默禱若有應(yīng),豈非正直能感通,須臾靜掃眾峰出,仰見突兀撐青空。紫蓋連延接天柱,石廩騰擲堆祝融。 森然魄動下馬拜,松柏一逕趨靈宮。”

  韓愈名片:

  韓愈(768~824),字退之,漢族,唐河內(nèi)河陽(今河南孟縣)人。自謂郡望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(dǎo)者,宋代蘇軾稱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,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著有《韓昌黎集》四十卷,《外集》十卷,《師說》等等。

 

  延伸閱讀:

  韓愈百度百科

  韓愈-中國歷史人物

  八斗文學(xué)網(wǎng)-韓愈詩詞

  百家講壇唐宋八大家之韓愈【視頻】

來源:南岳新聞網(wǎng)

編輯:彭俊

閱讀下一篇

返回南岳新聞網(wǎng)首頁